王露自2013年到學校至今,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視頻創(chuàng)作大賽并斬獲多項大獎,連續(xù)幾年在專業(yè)刊物上發(fā)表關于教學研究的論文,不僅獲得了外界的肯定,也頗受學生喜愛。可誰又想過,當初的她竟是一個兩堂課的教學內(nèi)容要花上一個星期去準備的“門外漢”。
剛到學校時,王露就擔起了《非線性編輯技術》和《影視剪輯技術與藝術》兩門課程的大梁,這讓她倍感壓力。
回想起第一次上課,王露心有余悸:“真的很緊張,還有督導聽課,背了一個星期的講稿都忘了,只能時不時看著講稿讀?!币惨虼?,王露開始摸索她的教學之路:主動詢問學生的感受和建議,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;積極向教研室的同事請教,修改自己的教學方式;研讀相關專業(yè)書籍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就這樣,她的工作逐漸步入正軌,起初需要花上一個星期去準備兩堂課的教學內(nèi)容,現(xiàn)今只需要簡單的完善和補充,還時不時添加一些“新花樣”。
在《非線性編輯技術》的課堂上,王露常常會選擇時下熱播的影視作品作為教學素材,比如最近很火的電視劇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,她會讓學生根據(jù)自己的觀感,制作一個下集預告。
“緊跟潮流”的王露,還布置了讓學生用自拍作為編輯素材的作業(yè)。課上,她還“以身作則”地準備了一個用自己的自拍做成的影集,給學生做案例,以此講解制作與剪輯的技巧。不少同學因此格外期待她的課,還覺得她十分親切可愛。王露對此則認為,用她提供的素材完成的作業(yè),大都千篇一律,“只有讓學生自己拍,自己剪才能實踐出真知,知道自己的是在前期拍攝有問題,還是后期剪輯出問題,有問題才會有反饋,指出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,才能夠快速提升。”
王露說,相較于80后的瞻前顧后,95后的“率性而為”更讓她在對人生的態(tài)度上發(fā)生了轉變。“那應該是陪14級學生參加高校聯(lián)盟微影PK賽后,我與一群95后們聊人生,談理想。95后教會我,只要這件事自己喜歡,就去做。也就是從那時候起,我總保持著良好的心態(tài),平時做自己喜歡吃的飯菜,周末出去走走、健健身。你看,我昨天還嘗試剪了個短發(fā)。”王露笑著挑了挑自己的短發(fā)。
她會提醒班上的女生多抹BB霜防輻射;也會叮囑學生規(guī)律作息,注意身體;更會在辦公桌上擺滿學生送的教師節(jié)禮物。正如她所說:“老師教學的意義并不只是為了傳授知識。我相信,付出了就會有回報,只是它們來的或早或晚,形式也是千姿百態(tài)。師生之間的情感羈絆,于我而言也是回報中的一種?!?strong>(記者 王通)